中国法院网首页 今天是:2024-04-23 04:16:00
全国法院学习邹碧华精神主题演讲
当我们老了
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人民法院 高宇
发布时间:2016-01-08 11:15:38
  • 分类:其他
  • 来源:中国法院网络电视台
  • 播放时长:09:44
  • 播放次数:9,508
       曾经有一首诗歌这样讲起:当你老了,白发茫茫,睡眼朦胧,倦坐炉边,请取出这部诗歌,轻轻吟咏,追忆心上人那温柔的眼神,回想她曾经美丽的身影。
        这首诗的名字叫《当你老了》,是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同志生前最爱吟咏的诗歌,从诗中我们不难听出,这位平日正襟危坐于庭审之上、手执正义法槌的铁汉,在生活中亦有吟诗作对,刻骨柔情的一面。             
      2014年12月10日,年仅47岁的邹碧华在赶往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的途中倒下了,而他这一倒,就再也没能站起来。一年过去了,人们仍然在自发地通过各种形式表达着对他的缅怀之情,因为邹碧华同志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这样一个发展大国的法制建设中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无愧于我国法治建设“燃灯者”的光荣称号。
      然而,出师未捷,英雄泪满。他在春季播下了法治改革的种子,新芽刚发,他却被冬季的严寒禁锢了前进的步伐;船到江心,摆渡者轰然倒下,谁来担起法治改革的重担?是继承还是放弃?
       每每谈及此事,总有身边的人嘲笑我说,你一个基层法院的法官助理,怎么总操国家领导人的心呢?邹碧华同志所致力的法制改革大业即便真的需要有人去继承,恐怕也还轮不到你我。但是,在内心深处,我却始终坚信,每一个平凡的法律人都是中国法治进程的践行者、推动者。
       我工作的法院位于内蒙古东部区一个较为偏远的县城,刚到这里工作时,我曾对这里的法治环境产生过悲观情绪。我想,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因为尽管我们手执正义,尽管我们定纷止争,却仍会经常遭到当事人的误解、谩骂甚至暴力威胁。此时,一位老法官对我说:基层的法制环境一定比你在学校时想象的要差,但你不能因为有人躲在黑暗中,就因此放弃整片光明,你看看你身边的同事,他们也明知前方路途艰险,他们也明知肩上责任重大,却依然为了正义在坚守。于是,我开始留心观察我身边这些平凡的基层司法人。我难以想象,无论当事人对法律多么一无所知,我们的老法官仍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对他们讲解法律常识;我难以想象,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山路多么崎岖,我们的老执行员仍然天不亮就驱车远行,奔赴被执行人家中;难以想象,无论一天要开多少个庭,我们年轻的书记员,依然在庭审之上认真细致地记录当事人的诉求和抗辩,而庭审后还要不分昼夜的装订案卷;难以想象,当有人暴力抗法时,我们的司法警察是用生命在捍卫法律的尊严和保护同事们的生命安全呐。难以想象……难以想象……在基层,有你我太多的难以想象,我想,正是这一代又一代基层司法人这种执着的追求,无怨无悔的奉献,才使那冰冷的法律条文有了生热生辉的温度啊;正是由于我身边的这些基层法律人的辛勤努力,才会在那片法治贫瘠的土地上浇灌出了一朵叫做法治文明的鲜花,说到这,您还觉得法治事业的传承与你我无关吗?
      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征程中我们需要邹碧华这样的高层设计者,同时也需要能将邹碧华法治精神广为传播的基层司法人。长此以往,相信经过我们上下一心的努力,像邹碧华同志这样公正为民、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好法官将遍布全国各级法院,法治意识、法治精神将在中国哪怕是最偏远、最贫困的地方落地生根,改革的新芽茁壮成长,法治文明之花处处盛开。
      我相信,经过我们上下一心的努力,邹碧华生前所积极推进的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必将在全国各级法院推广,可视化、大数据、移动终端这样的信息化技术将不仅仅在北上广这样大城市的法院系统中应用,那时即便像我这样来自偏远地区的基层司法人,也能熟练地运用信息化、智能化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司法服务。
      我相信,经过我们上下一心的努力,那时我们的每一位法官都将形成坚强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心,他们与律师相互尊重,他们有能力、独立地审判并作出公正地判决,无论他所面对的当事人是达官显贵还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他都能不被世俗的物质、权势所左右,那时即便是最贫困、偏远地区的人们,也都将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再过二十年,我们都将面临着老去,当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我希望看到的不是自己一生中积累了多少物质财富,也不是一生做过多大的官,而是我们将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法治建设向前推进了多少;当我们老了,我们的身躯已不再挺拔,但当有人质疑我们的时候,我希望我们可以挺起脊梁,告诉他:我无愧于我一生所奉献的司法事业;当我们老了,拄着拐杖,夕阳西下,漫步于城市的街道的时候,我希望那时的人们会看着我们的背影,对自己身边的人说,看,那是个一生正直、公正廉洁的老法官。
      说到老法官,此时此刻,我不禁又想到了邹碧华,如果他没有这次意外,再过二十年,邹碧华他不过67岁而已,如果他一直健康地活着,也许我们还能经常在电视、网络上看到他的身影,听他讲述司法改革这一路走来的不容易,那时候他看到中国法治改革的成果后,该是怎样的心情,我们却永远不得而知。
      邹碧华同志英年早逝,令人痛惜,但在悲痛之余,还能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中国的法治之光已普照大地,习总书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已深入党心、民心,像邹碧华这样为法治文明之花的盛开而努力的人成千上万,在这个平台的前方,我看到老一辈法律人依然坚守在这场战斗的最前线;而平台之上,有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已经身披法袍,手执法槌,严阵以待,而我身后一批又一批更为年轻的法律人正从不远处陆续赶来。
      精诚所至,众志成城。让我们接过燃灯者的火炬,牢记习总书记教导,不辱使命,奋勇前行,共同托起中国法治文明的未来。
 

责任编辑:胥立鑫

人物

  • 宋鱼水:保护知识产权的这颗心,永远在跳动
  • 乔蓓华:能帮助更多人 是我最大的满足
  • 陈志秀:法官是个在秤上称良心的职业
  • 张梅:法律或许是冰冷的,人心不是
  • 彭秋香:案子结了,她牵挂的那个女孩长大了
  • 1
  • 2
  • 3
  • 4
  • 5

注册

欢迎您成为中国法院网络电视台的忠实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