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首页 今天是:2024-03-29 02:39:25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两弹城”:穿越半个世纪的两弹精神
发布时间:2019-05-13 09:57:56
  • 分类:新闻
  • 来源:央视网
  • 播放时长:04:33
  • 播放次数:366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在四川绵阳梓潼县,有一个叫“两弹城”的地方。这里曾经是我国最神秘的核武器研制基地之一。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9位先后在这里工作生活。5月12)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报道,我们一起走进这座神秘的“两弹城”,走近这群干惊天动地事的隐姓埋名人。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的这片院落,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旧址,现在被称为“两弹城”。许多人慕名而来,在这里,这些穿越时空的建筑,仿佛让大家走进了新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的艰难时期。
      然而二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常人不能涉足的禁地。
      在首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不久,1965年,党中央决定将核武器研制基地从青海迁至四川腹地这片远离城市的山区里。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批当时全国最顶尖的科学家带领2万多名科技工作者扎根在这里。
      物理学家陈能宽院士1955年满怀爱国热情回国工作。辗转来到这座偏僻的“两弹城”后,他在奋斗中度过了12年的岁月。在给妻子的信中他说到:当年我们抛弃洋房轿车,带着女儿回国,正是为了干一番事业,让祖国富强。
      为了祖国富强的理想,这些科学家们舍弃的又岂止是优越的条件。在物理学家王淦昌曾经住过的宿舍里,记者找到了这样一个木箱,上面写着“王京”两个字。王京是谁?又代表着什么?
      在这隐姓埋名的17年里,连王淦昌的妻子都不清楚丈夫的去向,由于当时各个基地都是用信箱为代号,所以每当别人问起她,她就会说,老王到“信箱”里去了。
      在“两弹元勋”邓稼先位于“两弹城”的旧居里,有这样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明天还要动一次小手术”,记者发现,这张纸条上的“小”字,明显是加上去的,邓稼先写下这张纸条时,正在忍受晚期直肠癌的折磨。
      在“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们带领下,从1970年到1996年,“两弹城”先后指挥了数十次核试验,打造出一批守护祖国和平安宁的“国之利器”,也诞生了一批至今引领中国原始创新的科技工程。“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这些科学家们无悔的人生选择。
      如今,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已经成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主力军,不管时代如何改变,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永远是“两弹城”里不变的使命和精神。
责任编辑:高赞

人物

  • 宋鱼水:保护知识产权的这颗心,永远在跳动
  • 乔蓓华:能帮助更多人 是我最大的满足
  • 陈志秀:法官是个在秤上称良心的职业
  • 张梅:法律或许是冰冷的,人心不是
  • 彭秋香:案子结了,她牵挂的那个女孩长大了
  • 1
  • 2
  • 3
  • 4
  • 5

注册

欢迎您成为中国法院网络电视台的忠实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