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首页 今天是:2024-11-23 04:22:12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与代表、委员对话
破解诉讼难 改革是关键(两会e客厅)
发布时间:2016-03-04 12:19:32
  • 分类:访谈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播放时长:19:41
  • 播放次数:2.0万
      “这两年,人们对法官员额制、巡回法庭、跨行政区划法院、知识产权法院等许多词汇已经不再陌生了。这些改革在中国司法历史上都是新生事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改革举措。”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少平


  “司法公开让全社会看到中国的司法改革正是以这样的自信,坚定地往前走。”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进代表


  “如果职业保障跟不上,甚至人身安全遭受威胁,就会有法官、检察官离开岗位,就会有所谓的‘下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汤维建委员


  


  司法改革,社会关注。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白皮书显示,试点地区普遍反映“早改早受益、早改早发展”,人民群众也逐步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少平做客人民日报“两会e客厅”,与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进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汤维建委员共话司法改革。访谈由人民日报记者徐隽主持。


  司法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主持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27个司法改革文件,最高法去年也出台了22个司法改革文件,这些文件落实情况如何?


  李少平:这轮司法改革的深度和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是通过改革解决跨区划案件诉讼“主客场”问题,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二是通过改革解决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司法责任不明确等突出问题。三是通过改革防止暗箱操作和司法不廉。四是通过改革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等。


  李大进:我印象最深的司法改革有两点:一是立案登记制的改革。立案登记制改革后,最起码到去年年底,律师和当事人几乎没有“立案难”的反映。二是司法公开。目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已公布1448万份裁判文书,堪称世界第一。


  以巨大勇气纠正冤假错案


  主持人: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对防范冤假错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汤维建:2013年至2015年,最高法指导和监督纠正的重大刑事冤假错案件就有23起,反映了人民法院的纠错决心。防范冤假错案更需要改革的决心,一是坚持罪刑法定和无罪推定原则。最高法去年推出了一个举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法庭上受审穿便装、不穿囚服,原则上不戴戒具,反映出无罪推定理念得到实践。二是改革证据制度。比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事证明标准必须达到排除合理怀疑,有罪证据不能排除一切合理怀疑,就要无罪释放,不搞疑罪从轻。三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四是实行司法责任制。司法责任制形成了一个倒逼机制,法官从接手这个案子开始,就要严格依法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重点落实好法官职业保障


  主持人:如何加强法官职业保障?


  李大进:一是国家层面上还应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二是要培养全社会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三是具体个案办理要体现专业的素养和能力,以赢得人们对法律、法院和法官的尊重。


  汤维建:司法的职业保障是一个制度体系,岗位要稳定,竞争要有序,待遇有保障,还要有司法豁免制度。追究司法责任是可以的,但是前提必须是因为故意或者有重大过失,才能够追究责任。不能稍微有一点司法瑕疵,就给予停职降级处分。


  四项改革试点将在全国推开


  主持人:步入深水区的司法改革任务更加艰巨,今年又有哪些改革举措?


  李少平:按照中央部署,2016年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将在全国全面推开,最高法院牵头的10项中央改革任务,24项“四五改革纲要”任务要在今年完成。


  完善法院组织体系和管辖制度,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审判;完善诉讼制度,强化司法人权保障;完善司法为民机制,进一步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上下功夫。加快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网上立案平台和律师服务平台,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惩戒法律制度,推广信息化条件下的电子送达方式,出台关于全面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和建议等。

责任编辑:胥立鑫

人物

  • 宋鱼水:保护知识产权的这颗心,永远在跳动
  • 乔蓓华:能帮助更多人 是我最大的满足
  • 陈志秀:法官是个在秤上称良心的职业
  • 张梅:法律或许是冰冷的,人心不是
  • 彭秋香:案子结了,她牵挂的那个女孩长大了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