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首页 今天是:2024-03-28 07:36:15
《焦点访谈》送流浪孩子回校园
发布时间:2016-07-12 09:00:23
  • 分类:其他
  • 来源:央视网
  • 播放时长:15:26
  • 播放次数:1.8万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我们要关注的是一群特殊的未成年人——流浪儿童。这些流浪儿出现在城市的车站、地铁、人行道上、霓虹灯下,身影单薄、衣衫褴褛,捡垃圾或者是乞讨为生。让人在同情之余,不由得生出疑问,这些孩子,他们有家吗?能不能帮帮他们,让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有家回、有学上、有书读呢?近年来,在政府机构和社会力量的持续帮助下,特别是2013年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开展为期3年的“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以来,大量流浪孩子得以告别乞讨流浪生活,回归家庭、返校复学,他们的生活学习究竟怎样?当年,他们为什么离家流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近了他们。
  这两个孩子是兄弟俩,哥哥16岁,弟弟14岁。2014年9月,兄弟俩被送到了重庆忠县的一所学校学习生活。
  2013年前,这两个孩子曾在广东街头流浪一年多。他们的老家在重庆忠县的一个贫困山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兄弟俩的爸爸从老家到遥远的广东打工。兄弟俩和妹妹都出生在广东。
  哥哥告诉记者:“那时候在广州我爸爸经常打我妈,喝酒喝醉了就打她。打了之后睡觉了,醒来之后我妈就不见了。”2012年,一个短短的午觉后,兄弟俩没有了妈妈,随着妈妈不见的还有小妹妹。不久之后,因为打架、翻墙、闹事,在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的哥哥被学校开除。
  很快,更大的不幸又落在兄弟俩头上。2012年8月,爸爸突然离世,只留下兄弟俩在街头乞讨、流浪。
  像兄弟俩这样的儿童流浪街头,并不是个别现象。2013年,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量达18.4万人次。近些年来,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关爱和必要监护,成为未成年人流浪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未成年人流浪原因非常复杂,涉及社会、经济、家庭、学校和个人,而最直接的原因是家庭监护缺失。
  失去亲情和校园的孩子流浪街头,衣食没有着落的生活给脆弱的孩子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生存权、发展权受到侵害,很多孩子自卑、恐惧、孤僻、难以与外人交流,自暴自弃,有的流浪孩子心理、价值观严重扭曲,甚至仇视社会,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类似兄弟俩的遭遇媒体有很多报道。为了救助这些可怜的流浪孩子,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送流浪儿回家、回校园,流浪儿少了许多。从数据上来看,2013年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量为18.4万人次,2016年第一季度仅为1.65万人次,这个变化让人欣慰。但是离开了街头,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就能顺顺利利地去上学。在外面 “野”惯了的他们能适应学校生活吗?从 2013年以来,许多救助机构不再满足于之前的救助送返,而是探索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对流浪儿童进行集中教育矫治。继续来看看兄弟俩的经历。
  2013年和2014年,兄弟俩分别被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救助。保护中心对他们做了必要的教育矫治。2014年8月,兄弟俩被送到重庆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对兄弟俩来说,重庆是个遥远陌生的地方。刚来时,两兄弟的状况并不好。重庆市救助站未保中心前主任陈蓉说:“没有学习的欲望,有点排斥外人对他的关心,不光是老师,他进来以后都不跟另外的孩子接触的,怀有那种戒备的心理。”
  哥哥不参与任何咨询活动,有时候还会阻止弟弟和其他人接触。为了帮助他们,以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前期工作为基础,重庆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老师为他们进行行为矫治、用模拟法庭进行法律教育、用一些特别的办法教授文化知识。然而老师和他们的沟通还是不顺畅。之后,社工团队介入,加强引导他们认识自身价值和能力。
  重庆师范大学的心理专家团队为他们做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针对兄弟俩极强的戒备心理,重庆师范大学的心理专家团队为他们开展箱庭疗法和团队游戏治疗、绘画治疗、音乐治疗,以及多次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经过心理干预后,两兄弟不但愿意和人接触,有时候还会主动去找人交流。更重要的是,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想要回归到正常社会生活的意愿和动机。
  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熊韦锐说:“他们有想法了,有理想了,要当警察或者当别的什么,就是他们有了想要回归到正常社会生活的动机或者欲望,想回到正常的校园生活的一种动机或者欲望,这个其实就是最好的一个变化了。”
  经过多种方式的教育矫治后,兄弟俩通过了综合评估,保护中心决定送他们返校复学。
  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救助保护机构共为近33000名流浪未成年人实施教育矫治。但是,流浪儿童返校复学并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就算孩子们经过教育矫治,做好了准备,学校和同学家长是否能接纳他们呢?教育行政部门、校长,老师可能会担心,流浪孩子会不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家长可能会担心,这些孩子会不会把自家孩子带坏了。通过政府协调能够让流浪儿童走进校门,可是,这些孩子能融入正常的校园生活吗?
  为了给兄弟俩选择合适的学校、确定监护人,2014年9月,重庆市民政局、保护中心、忠县救助站组织工作组到他们的家乡调查走访。兄弟俩的奶奶已经80多岁,无力监护,他们就和当地县、乡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协商,确定他们的二伯作监护人,给“黑户”兄弟登记户籍,为他们选择了当地的一所学校。
  很快,兄弟俩离开重庆救助站,开始校园生活。临行前,兄弟俩给救助站的老师留下了两串纸鹤。重庆市救助站未保中心前主任陈蓉说:“我们管理区不应该有另外危害孩子安全的东西带入进去的,他们是把自己鞋带解下来作为绳子给我做了两串千纸鹤,所以这两串千纸鹤我一直保存到现在,每当看到这千纸鹤的时候我就在想,实际上只要我们付出一点真心,孩子会回报我们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兄弟俩的监护人二伯家庭非常困难,民政部门就把兄弟俩纳入“困境儿童”,每个月补助600元钱的生活费;当地教委每个学期给他们分别提供1000元助学金,免除学习费用。有保障地回校园,成为兄弟俩命运的转折点。
  然而,刚进学校时,两兄弟并不适应。他们不喜欢跟人接触,比较内向。为了帮助兄弟俩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学校校长和老师持续不断地关注他们,给予他们特别的关切。哥哥告诉记者:“那些老师教练都对我们蛮好,有什么东西都给我们吃,特别是教练、校长,每次校长吃饭的时候,晚上都喊到他寝室吃,教练每次都把我带出去吃饭,玩,买东西给我吃。”
  曾救助兄弟俩的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经常打电话给学校,一直关注着兄弟俩。重庆保护中心、忠县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不定期地去学校看望他们,每到“六一”,就会有救助站工作人员带着礼物专程去看望他们,监护他们的伯母也在尽力帮助他们。
  一段时间过去了,原本拒绝约束、在街头跑“野”的哥哥表现出很强的自制能力,两兄弟渐渐融入了集体。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校长说:“前一段时间我们这里下很大的雨,我从操场一边跑到另一边,没有带伞,他(哥哥)看见以后马上打着伞跑过来给我遮上雨走过了操场,当时说实话我真的很感动。”弟弟说,自己将来想考大学;哥哥说:“将来去开一个店,自己赚钱,养我奶奶、伯伯,他们帮过我的,我要孝敬他们。”
  从广东到重庆再到忠县,兄弟俩返回校园的路可谓漫长,但是,经过多方合力,他们终止了街头流浪生活,从没有未来并且极可能通往歧途的路上被拉回校园,拉回正道。
  3年来,全国救助保护机构共帮助64483名像兄弟俩这样的流浪未成年人返校复学,其中,接受义务教育人数占60.2%,接受职业教育人数占13.1%,接受特殊教育人数占6.6%,接受职业培训人数占20.1%。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程福财认为:“我们原来的救助政策是把流浪儿童,发现了,把他送回家。现在我们国家不一样了,这是一个转变,更多地强调我们国家在兜底保障儿童的这个权利方面的责任;另外一方面,还要根据流浪孩子个人需求,根据他身心发展的特征,根据他的家庭的监护的状况,来进行一个综合性评估,实施相应的针对性的服务。我觉得我们走的是一条努力朝专业化方向在发展,也就是跟国际的趋势是一致的。”
  经过3年的“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活动,在许多地方,“及时发现、快速反应、有效救助、全面保护、妥善安置”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其实,流浪儿之所以会离家流浪,一般都是无家可归或者有家难回,如果只是像以往那样,简单地把流浪儿送回家,往往并不解决问题,孩子们还是难免再度外出流浪。所以救助流浪儿,不是说单单让他们离开街头,更要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童年,有饭吃,有学上,有人爱,有生活依靠,也有教育保障。保护未成年人,涉及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家庭细胞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父母有爱的责任,政府也有兜底的责任。
责任编辑:刘帆

人物

  • 宋鱼水:保护知识产权的这颗心,永远在跳动
  • 乔蓓华:能帮助更多人 是我最大的满足
  • 陈志秀:法官是个在秤上称良心的职业
  • 张梅:法律或许是冰冷的,人心不是
  • 彭秋香:案子结了,她牵挂的那个女孩长大了
  • 1
  • 2
  • 3
  • 4
  • 5

注册

欢迎您成为中国法院网络电视台的忠实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