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秋香:案子结了,她牵挂的那个女孩长大了
发布时间:2022-10-08 11:40:32
“多办一个案件就多服务群众一次,办好一个案件就多温暖一方百姓。我是从这座大山里走出来的法官,守护大山里的公平正义是我的初心。”
信宜,地处粤西山区。提起党的二十大代表、信宜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彭秋香,当地很多老百姓都熟悉,知道她是一位尽可能地多调解、多回访、多为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的人民法官。
尽可能多调解,尽全力少留遗憾
8点30分,刚到办公室,彭秋香拨通了一位当事人的电话。
“早上本来安排你们9点开庭,现在会稍微晚一点,可以吗?我先安排法官助理和调解团队跟你们沟通一下。”
“大家都是亲戚关系,能不能再试着调解一下?两家人每天都见面,搞得太僵了也不好。”
……
因为临时增加了一起对诉前调解进行司法确认的工作,彭秋香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案件当事人这个消息。
像这样的叮嘱,每一个案子开庭前,彭秋香都会再三和原被告双方确认。
这是一起物权保护案件,双方当事人是亲兄弟,原告在自家门前修建围墙,但被告认为围墙影响到了其通行而阻止修建,以致产生纠纷。
“你不要激动,你的意见我都记录下来了。”庭审过程中,原告一方59岁的老人屡屡情绪激动,彭秋香努力安抚。
“山区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和法治意识普遍不高,对土地看得比较重,争的就是一亩三分地,比如道路通行、土地承包。而在处理这类案件过程中,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法律适用问题,更多的是希望百姓在这个过程中能懂法、学会用法。”彭秋香说。
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案件,彭秋香除了去现场,还要找相关部门比如当地政府或者村委会了解情况。“案子交到你手上,绝不能仅凭书面材料,还要做大量工作,只有了解整个事实才能作出公正公平的判决。”
在一起跨越10年之久的物权保护纠纷案中,考虑涉及众多村民的切身利益,彭秋香多次勘察现场,一个月40余次电话调解,3次面对面调解,曾经剑拔弩张的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下午5点40分,9月中旬的广东,热气难消,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微微的燥热。
在完成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线上调解后,彭秋香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到一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家中进行回访。
2021年底,阿芳与阿斌在彭秋香的主持下调解离婚,12岁的琪琪和9岁的莹莹由阿芳抚养。
年轻的单身母亲带着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大女儿以及身有残疾的小女儿,她们的生活遭遇让彭秋香一直牵挂着。
这次彭秋香给她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琪琪和莹莹符合申请市妇联助学金的条件。对靠手工编织维持生计的阿芳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琪琪,上初一了还适应吗?怎么看着黑了不少!”
“因为这几天一直在军训。”
琪琪从小学开始就是语文课代表,喜欢看书,作文写得极好。简陋的出租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却摆放着一个小小的书柜,《三国演义》《水浒传》《格林童话》等书籍码放得很整齐。
说到未来的志向,琪琪的眼神很坚定,“我想成为像彭阿姨那样的人。”
因为年幼时患脑膜炎导致左侧肢体神经部分受损,莹莹智力发育有点缓慢。她只是静静地坐着,漂亮的脸庞上两只乌黑的大眼睛,安静得让人心疼。
“彭法官,谢谢您把我们记在心上,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问题,我会尽好母亲的责任,教育好孩子们。”阿芳的眼里闪烁着泪光,也闪烁着希望。
3年前,彭秋香还是一名民商事审判法官,2019年7月,因内设机构改革,她成为一名家事审判法官。
家事案件看起来虽小,却并不好处理,稍有不慎却会激发双方的矛盾。“牵涉到亲情,不能判完就结束了,后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回访。我结了婚本身又是母亲,相对于年轻人来说更适合这个领域。”
法官助理刘婕说:“我很佩服彭庭长,她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尽可能还原案件事实,归纳双方争议的焦点,许多案件经她处理后,结果都能变成庭外调解或者撤诉。”
你能让妈妈抱抱我吗?
2014年,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的大幕拉开,茂名法院列入首批试点单位。随后信宜法院开始实行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彭秋香正是推进这项制度落实的负责人。
为何把改革的重任交给她?
在信宜市人民法院院长叶滢看来,彭秋香是一位不仅有想法,而且非常善于把想法变成现实的法官。“她主动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发挥自己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当地党委政府、妇联工会等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件的调查和调解中来。”
信宜法院创建了以彭秋香名字命名的“彭秋香创新工作室”。来自大山,熟悉大山,彭秋香带领团队踏遍19个村镇,深入研究山区民事诉讼案件特点,走出了一条有山区特色的“繁简分流”新路子:确定了民事速裁案件范围,综合利用“送达组+信息化手段”提高送达效率,改革庭审方式、建设巡回办案点、简化裁判文书制作……
转到家事领域之后,彭秋香发现山区里还有很多弱势群体亟待通过有效的制度措施予以保护,她提出了一个创新项目方案——保护弱势群体工作机制。这与她办理的一起离婚案件息息相关。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离婚涉及子女抚养,孩子已满8周岁的,需要征询孩子的意见。在一起案件中,出现在彭秋香眼前的是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弱的男孩。孩子只有一句请求:“我两年没见到我的妈妈,有点认不出她了,你能叫她抱抱我吗?”
彭秋香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在案件的调解阶段,她向父母双方表述了孩子的想法。在彭秋香的教育下,母亲深刻检讨了自己的行为,并表示往后一定会改正自己的行为,多关心孩子。
“希望能通过这项机制适当调整婚姻家庭成员的关系,将父母离婚对孩子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永远保持着冲锋和领跑状态
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彭秋香时不时会经过法院的门口,庄严、威风,是法院留给17岁的她最初的印象。
高二那年,家里一位亲人因发生交通事故受重伤入院,面对高额的医疗费家里人都慌了神。这时有人提出了去法院试试的想法,最终获得了预期的赔偿。
“20多年前,十几万块对于家里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没想到法院帮我们解决了难题。”自此,法官这个职业在彭秋香心里扎下了根。
1998年高考填志愿,彭秋香只知道自己想当法官,却不知道该报考什么专业,她跑去问自己的高中老师,最终如愿考上了广东商学院(现广东财经大学)法学专业。
2004年,彭秋香考入了信宜市人民法院,直到今天她还记得母亲当时的忠告。“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不能够‘贪’。你看这个‘贪’字,一不小心就会写成‘贫’字。”
讲到这里,彭秋香哽咽了……
刚进入法院,彭秋香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第二年,她入党了。身为党员的自觉与担当让她在今后18年的法官生涯中永远保持着冲锋和领跑状态。
“作为一名党员,作出判决的时候我会更加慎重,在案件办理中考虑老百姓的所需所想,为他们提供便利的诉讼服务。”
今年6月,得知自己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彭秋香深感光荣与自豪。“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坚守在审判一线的广大法官工作的肯定。”
“法官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我从山区农村走出来,更能够体会山区群众对更便捷更贴心司法服务的需求,满足群众司法需求的使命深深地融入到我的血液里,指引着我继续前行!”彭秋香语气铿锵,眼睛里闪耀着坚定的光芒。
信宜,地处粤西山区。提起党的二十大代表、信宜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彭秋香,当地很多老百姓都熟悉,知道她是一位尽可能地多调解、多回访、多为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的人民法官。
尽可能多调解,尽全力少留遗憾
8点30分,刚到办公室,彭秋香拨通了一位当事人的电话。
“早上本来安排你们9点开庭,现在会稍微晚一点,可以吗?我先安排法官助理和调解团队跟你们沟通一下。”
“大家都是亲戚关系,能不能再试着调解一下?两家人每天都见面,搞得太僵了也不好。”
……
因为临时增加了一起对诉前调解进行司法确认的工作,彭秋香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案件当事人这个消息。
像这样的叮嘱,每一个案子开庭前,彭秋香都会再三和原被告双方确认。
这是一起物权保护案件,双方当事人是亲兄弟,原告在自家门前修建围墙,但被告认为围墙影响到了其通行而阻止修建,以致产生纠纷。
“你不要激动,你的意见我都记录下来了。”庭审过程中,原告一方59岁的老人屡屡情绪激动,彭秋香努力安抚。
“山区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和法治意识普遍不高,对土地看得比较重,争的就是一亩三分地,比如道路通行、土地承包。而在处理这类案件过程中,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法律适用问题,更多的是希望百姓在这个过程中能懂法、学会用法。”彭秋香说。
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案件,彭秋香除了去现场,还要找相关部门比如当地政府或者村委会了解情况。“案子交到你手上,绝不能仅凭书面材料,还要做大量工作,只有了解整个事实才能作出公正公平的判决。”
在一起跨越10年之久的物权保护纠纷案中,考虑涉及众多村民的切身利益,彭秋香多次勘察现场,一个月40余次电话调解,3次面对面调解,曾经剑拔弩张的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下午5点40分,9月中旬的广东,热气难消,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微微的燥热。
在完成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线上调解后,彭秋香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到一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家中进行回访。
2021年底,阿芳与阿斌在彭秋香的主持下调解离婚,12岁的琪琪和9岁的莹莹由阿芳抚养。
年轻的单身母亲带着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大女儿以及身有残疾的小女儿,她们的生活遭遇让彭秋香一直牵挂着。
这次彭秋香给她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琪琪和莹莹符合申请市妇联助学金的条件。对靠手工编织维持生计的阿芳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琪琪,上初一了还适应吗?怎么看着黑了不少!”
“因为这几天一直在军训。”
琪琪从小学开始就是语文课代表,喜欢看书,作文写得极好。简陋的出租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却摆放着一个小小的书柜,《三国演义》《水浒传》《格林童话》等书籍码放得很整齐。
说到未来的志向,琪琪的眼神很坚定,“我想成为像彭阿姨那样的人。”
因为年幼时患脑膜炎导致左侧肢体神经部分受损,莹莹智力发育有点缓慢。她只是静静地坐着,漂亮的脸庞上两只乌黑的大眼睛,安静得让人心疼。
“彭法官,谢谢您把我们记在心上,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问题,我会尽好母亲的责任,教育好孩子们。”阿芳的眼里闪烁着泪光,也闪烁着希望。
3年前,彭秋香还是一名民商事审判法官,2019年7月,因内设机构改革,她成为一名家事审判法官。
家事案件看起来虽小,却并不好处理,稍有不慎却会激发双方的矛盾。“牵涉到亲情,不能判完就结束了,后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回访。我结了婚本身又是母亲,相对于年轻人来说更适合这个领域。”
法官助理刘婕说:“我很佩服彭庭长,她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尽可能还原案件事实,归纳双方争议的焦点,许多案件经她处理后,结果都能变成庭外调解或者撤诉。”
你能让妈妈抱抱我吗?
2014年,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的大幕拉开,茂名法院列入首批试点单位。随后信宜法院开始实行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彭秋香正是推进这项制度落实的负责人。
为何把改革的重任交给她?
在信宜市人民法院院长叶滢看来,彭秋香是一位不仅有想法,而且非常善于把想法变成现实的法官。“她主动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发挥自己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当地党委政府、妇联工会等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件的调查和调解中来。”
信宜法院创建了以彭秋香名字命名的“彭秋香创新工作室”。来自大山,熟悉大山,彭秋香带领团队踏遍19个村镇,深入研究山区民事诉讼案件特点,走出了一条有山区特色的“繁简分流”新路子:确定了民事速裁案件范围,综合利用“送达组+信息化手段”提高送达效率,改革庭审方式、建设巡回办案点、简化裁判文书制作……
转到家事领域之后,彭秋香发现山区里还有很多弱势群体亟待通过有效的制度措施予以保护,她提出了一个创新项目方案——保护弱势群体工作机制。这与她办理的一起离婚案件息息相关。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离婚涉及子女抚养,孩子已满8周岁的,需要征询孩子的意见。在一起案件中,出现在彭秋香眼前的是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弱的男孩。孩子只有一句请求:“我两年没见到我的妈妈,有点认不出她了,你能叫她抱抱我吗?”
彭秋香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在案件的调解阶段,她向父母双方表述了孩子的想法。在彭秋香的教育下,母亲深刻检讨了自己的行为,并表示往后一定会改正自己的行为,多关心孩子。
“希望能通过这项机制适当调整婚姻家庭成员的关系,将父母离婚对孩子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永远保持着冲锋和领跑状态
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彭秋香时不时会经过法院的门口,庄严、威风,是法院留给17岁的她最初的印象。
高二那年,家里一位亲人因发生交通事故受重伤入院,面对高额的医疗费家里人都慌了神。这时有人提出了去法院试试的想法,最终获得了预期的赔偿。
“20多年前,十几万块对于家里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没想到法院帮我们解决了难题。”自此,法官这个职业在彭秋香心里扎下了根。
1998年高考填志愿,彭秋香只知道自己想当法官,却不知道该报考什么专业,她跑去问自己的高中老师,最终如愿考上了广东商学院(现广东财经大学)法学专业。
2004年,彭秋香考入了信宜市人民法院,直到今天她还记得母亲当时的忠告。“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不能够‘贪’。你看这个‘贪’字,一不小心就会写成‘贫’字。”
讲到这里,彭秋香哽咽了……
刚进入法院,彭秋香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第二年,她入党了。身为党员的自觉与担当让她在今后18年的法官生涯中永远保持着冲锋和领跑状态。
“作为一名党员,作出判决的时候我会更加慎重,在案件办理中考虑老百姓的所需所想,为他们提供便利的诉讼服务。”
今年6月,得知自己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彭秋香深感光荣与自豪。“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坚守在审判一线的广大法官工作的肯定。”
“法官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我从山区农村走出来,更能够体会山区群众对更便捷更贴心司法服务的需求,满足群众司法需求的使命深深地融入到我的血液里,指引着我继续前行!”彭秋香语气铿锵,眼睛里闪耀着坚定的光芒。
责任编辑:孙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