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行】推进司法改革 维护公平正义
发布时间:2016-08-08 08:49:31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坚定不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今年是中央启动司法体制改革的第三个年头,全国各试点地区改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司法体制改革。
黎晓是广东省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资深法官,不久前审理的一起上诉案件让她感到了司法体制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上诉人刘世方来自四川,他在为一家电力安装公司干活时不幸身受重伤,因为一审法院不认定双方的劳动关系,刘世方无法获得工伤赔偿。
这起案件上诉后,黎晓和另外两名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此案,黎晓担任审判长。经过调查论证,合议庭推翻了一审的判决结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判决意见不再需要经过院领导审批,完全由合议庭自己独立做出判决。这个变化来自于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相关规定,“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司法体制改革的落地让法官能够独立行使审判权,同时也要为自己做出的判决结果终身负责。
在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越来越多的基层法院开始取消院庭长负责制,将独立审判权交还给法官。
凭实力上岗、让精英办案,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是实现司法队伍专业化的关键一招。
孟兰星是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两年前遴选为一名员额内检察官,她和三位同事都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出来,回归到了办案一线。
目前吉林全省97个检察院全部完成了内设机构改革,在一线从事司法办案的检察官和辅助人员占总人数的83.2%,检察官在一线办案的比例达到了100%。
司法体制改革实施两年多来,全国各试点地方出现了“一多一少”“一升一降”的明显变化。
各试点地区85%以上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了一线,一线办案力量增加了20%,行政领导减少;各界广泛关注的司法公信力稳步提升,一些试点省市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下降30%左右,改革成效斐然。
公正司法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显示,2013年至今,最高人民法院共监督指导各级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重大冤假错案23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与正义”成为依法治国的最强音。
司法体制改革的成效,要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来评判。江苏丹阳的个体工商户陈少杰想在自己的农副产品超市里卖蔬菜,遭到市场管理部门的制止,理由是他违反了当地的市场管理政策。
陈少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起诉丹阳市市场管理局,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法院当场给予立案,最终他也打赢了这场官司,这得益于立案制度的改革。从2015年5月1号开始,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正式实施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截至今年3月,全国法院共登记立案1420.3万件,同比增长28.44%,当场登记立案率达到95%。人民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政府信息公开等“立案难”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
今年,司法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推开的关键阶段,进入深水区的司法体制改革也将面临更多的难点与痛点,两年来的司法体制改革实践证明只要改革不走样,不悬空,就一定能够改出成效,改出司法公信。
黎晓是广东省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资深法官,不久前审理的一起上诉案件让她感到了司法体制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上诉人刘世方来自四川,他在为一家电力安装公司干活时不幸身受重伤,因为一审法院不认定双方的劳动关系,刘世方无法获得工伤赔偿。
这起案件上诉后,黎晓和另外两名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此案,黎晓担任审判长。经过调查论证,合议庭推翻了一审的判决结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判决意见不再需要经过院领导审批,完全由合议庭自己独立做出判决。这个变化来自于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相关规定,“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司法体制改革的落地让法官能够独立行使审判权,同时也要为自己做出的判决结果终身负责。
在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越来越多的基层法院开始取消院庭长负责制,将独立审判权交还给法官。
凭实力上岗、让精英办案,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是实现司法队伍专业化的关键一招。
孟兰星是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两年前遴选为一名员额内检察官,她和三位同事都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出来,回归到了办案一线。
目前吉林全省97个检察院全部完成了内设机构改革,在一线从事司法办案的检察官和辅助人员占总人数的83.2%,检察官在一线办案的比例达到了100%。
司法体制改革实施两年多来,全国各试点地方出现了“一多一少”“一升一降”的明显变化。
各试点地区85%以上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了一线,一线办案力量增加了20%,行政领导减少;各界广泛关注的司法公信力稳步提升,一些试点省市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下降30%左右,改革成效斐然。
公正司法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显示,2013年至今,最高人民法院共监督指导各级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重大冤假错案23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与正义”成为依法治国的最强音。
司法体制改革的成效,要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来评判。江苏丹阳的个体工商户陈少杰想在自己的农副产品超市里卖蔬菜,遭到市场管理部门的制止,理由是他违反了当地的市场管理政策。
陈少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起诉丹阳市市场管理局,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法院当场给予立案,最终他也打赢了这场官司,这得益于立案制度的改革。从2015年5月1号开始,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正式实施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截至今年3月,全国法院共登记立案1420.3万件,同比增长28.44%,当场登记立案率达到95%。人民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政府信息公开等“立案难”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
今年,司法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推开的关键阶段,进入深水区的司法体制改革也将面临更多的难点与痛点,两年来的司法体制改革实践证明只要改革不走样,不悬空,就一定能够改出成效,改出司法公信。
责任编辑: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