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首页 今天是:2024-06-21 02:07:15
新起点 新要求 布局法治中国建设
发布时间:2014-01-08 20:10:59
  • 分类:新闻
  • 来源:央视网
  • 播放时长:02:39
  • 播放次数:6,164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裁判文书上网公开,新的一年,全国政法机关继续强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前不久,苏州市民李先生走进苏州市检察院的接待室,要求对公安部门做出的一项不予立案决定进行上访,然而检察机关审查之后发现,公安局的决定并没有不当之处,而这个案件属于民事合同纠纷,应当到法院打官司。

据统计,每年的信访量中涉法涉诉信访占有一定的比例,2013年,司法体制改革推出重大举措,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并开始各地试点。今年,政法机关将力推此项工作,让大量信访案件回归司法程序,树立全社会“信法不信访”的法治理念。

然而,面对数量庞大的“信访事项”回归司法,如何让常年上访的群众对政法机关做出的终结决定信服,还需要司法公信力的不断提高。

1月8号,刚刚结束一桩案件的判决,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崔航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判决文书录入郑州法院网,向社会公开。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从今年1月1号开始,我国四级法院的裁判文书一律都要上网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以公开促公正,进入2014年,有这样压力的,不只是崔航微这一名法官,除了裁判文书公开,最高人民法院还将对审判流程和执行信息进行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将对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诉等法律文书建立公开制度;公安部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执法公开平台,全面公开执法信息。

要公正,先身正,在引入外部监督机制的同时,2013年底,中央政法各单位又相继出台了多项“铁规”“禁令”:公安民警“三项纪律”、法官“十个不准”、检察官“八条禁令”,这些看似有些苛刻的“紧箍咒”,为2014年打造一支过硬的政法队伍提供了路径。
责任编辑:胥立鑫

人物

  • 宋鱼水:保护知识产权的这颗心,永远在跳动
  • 乔蓓华:能帮助更多人 是我最大的满足
  • 陈志秀:法官是个在秤上称良心的职业
  • 张梅:法律或许是冰冷的,人心不是
  • 彭秋香:案子结了,她牵挂的那个女孩长大了
  • 1
  • 2
  • 3
  • 4
  • 5

注册

欢迎您成为中国法院网络电视台的忠实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