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首页 今天是:2024-06-28 02:14:07
【脱贫攻坚大数据】精准识别 绘制贫困人口“画像”
发布时间:2016-10-31 13:03:54
  • 分类:新闻
  • 来源:央视网
  • 播放时长:04:12
  • 播放次数:1.8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看清真贫,才能帮扶真贫。为了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了解清楚,国家建立起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两年间完成了贫困人口数据的精准统计。一个个贫困家庭的画像从模糊变得清晰。扶贫政策也找到了精准识别、对症下药的依据。
  在全国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上的5575万贫困人口中,我们按照10岁一个年龄段来划分,41岁到50岁年龄段的贫困人口是最多的。从2015年来看,这个年龄段的贫困人口有900万左右,他们人过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脱贫压力最大。按年龄随机查询数据库,我们找到了41岁的徐冬雪。他生活在国家级贫困县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这一带的土地盐碱化比较严重,十年九旱。老徐家全年收入也难以负担病重的两位家人。
  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库中,仅老徐一家的情况就要录入上百项精细指标。系统很精准地把他家划入因病致贫的类型。白城市依靠这些数据就能计算出当地的帮扶账单。
  要扛起贫困家庭的负担,最终要让主要劳动力多赚钱。白城还推出了托管经营、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等增收举措。而在全国贫困家庭中,有46.25%没有劳动力和丧失劳动力的人。他们几乎全靠剩下的另一半家庭成员来负担。国家政策怎样才能对症下药?仅仅在两年之前,我们还难以精准挖出各家各户的穷根。但依靠9000多万人口的数据库,我们看清了这本难念的经:目前,最主要的致贫原因是疾病,超过三成的贫困群众受到病痛困扰。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残疾、孩子上学等原因。
  近两年我国有3074万人脱贫。央视联合图绘数据,提取脱贫人口各个年龄段的人数,叠加到他们的家庭结构数据上。我们发现:得分最高的,是家有16岁以下孩子的贫困户。当一百个孩子脱贫的时候,他们的家庭就有378人一起脱贫。近年来,我国瞄准占贫困户总数5%的因学致贫家庭,相继推出贫困家庭高中生免除学杂费、中高等职教育生活补贴等措施减少家庭教育支出,大大提高了教育扶贫的政策命中率。
  针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2014年,财政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联合发文加大公共财政支出,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针对贫困群体文化偏低、技能缺乏,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人社部推出“雨露计划”,栽培贫困家庭的年轻人,成长为创业就业的好苗子。大数据精准识别,正在为贫困家庭开出精准脱贫的良方。
责任编辑:刘帆

人物

  • 宋鱼水:保护知识产权的这颗心,永远在跳动
  • 乔蓓华:能帮助更多人 是我最大的满足
  • 陈志秀:法官是个在秤上称良心的职业
  • 张梅:法律或许是冰冷的,人心不是
  • 彭秋香:案子结了,她牵挂的那个女孩长大了
  • 1
  • 2
  • 3
  • 4
  • 5

注册

欢迎您成为中国法院网络电视台的忠实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