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首页 今天是:2024-05-02 03:37:59
《焦点访谈》 完善立法 强化监督
发布时间:2015-03-11 08:47:38
  • 分类:新闻
  • 来源:央视网
  • 播放时长:15:29
  • 播放次数:1.2万
       3月10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了张德江委员长向大会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并根据《立法法》第七条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规定,听取了《关于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立法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对它进行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重要议程。《立法法》是规范所有立法行为的法。但是,对于这部重要法律,很多人并不熟悉。那么这部法律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介绍:“立法法,是立法方面的小宪法,立法法规定立法机关有什么样的立法权,国家有什么权,地方有什么权,政府有什么权,是事关全局的,事关整个立法机制体制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律。”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表示:“在十一届人大中,一共通过了64部法律,其中48部法律都是由国务院及其国务院部门起草的,占到了75%,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部门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主任梁鹰说:“1985年有授权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制定一些税收条例,现在18个税种里面只有3 个是法律,车船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是法律,其他15个税都属于国务院的暂行税收条例。”

  除了备受诟病的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定化等问题,目前的立法活动中,一些地方关乎民生的政策法规的出台,用流行热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太任性”。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的收费公路明明已经到期却被政府的一纸公文又延长了,一些城市的限购令被人称之为“半夜鸡叫”,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合法?需不需要当地人大通过立法来规范?梁鹰介绍:“立法法修改,就解决怎么立法这个问题,就是要科学立法,制定良好的法律,让每一个法律法规规章都能立得住,行得通,切实管用。”

  对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进行审议是本次大会的重要议程。

  这次立法法修改,针对立法主体权限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范。梁鹰介绍:“这次立法法修改重点是对立法主体的权限做出明确的界定,权力边界在哪里非常清楚,有多大的权限,能制定什么样的规范性文件,能发布什么样的政策,一目了然。”

  按照立法法修改的要求,今后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行为将严格受到法律的约束,类似老百姓意见很大的高速公路收费到期延长、限购政策“半夜鸡叫” 等等,如果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将不会存在。除了收权,立法法修改还根据改革的需要,对地方放权。原来一些设区的市是没有地方立法权的,这一次立法法修改,就有针对性地扩大地方立法权的范围。

  马怀德告诉记者:“过去地方有立法权的主体是非常有限的,就是直辖市,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总共加起来是53个,现在要扩大到282 个,因为很多地方无论是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还是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都需要制定相应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则加以调整,如果没有立法权,很难发挥地方治理这个作用。”

  一收一放,让人们感受到这次立法法的修改,实际上一方面是用法律规范政府部门行使权力的行为,另一方面是用法律来提高政府部门服务的效率。除了立法法的修改,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完成了很多重要法律的修订。

  全国人大代表陈丽芬说:“去年全国人大工作量蛮大的,出台了很多的法,比如像环境保护法,行政诉讼法,食品安全法,反间谍法很大的几部法律的修改都在去年完成。”全国人大代表陆春云介绍:“人大的立法工作主动适应了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比如去年为改革发力修改了五部保险合同方面的法律,同时授权国务院在天津、广东和福建建立自贸区,第二个为民生,特别对民生关注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生产安全问题进行修改,适应老百姓的呼声,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

  在这样的理念下,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制定、修改、废止、解释、授权等形式,及时推进相关立法,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过去一年,规范政府钱袋子的《预算法》进行了20年来的第一次修改;破解“民告官”困局的行政诉讼法修改完成。立法的节奏在和改革的需求更加合拍的同时,也更加回应民生关切。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法和安全生产法等事关重大民生问题的法律也完成了审议。这一年,我国通过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就有24件。

  全国人大的另一项职责,监督工作又进行得如何呢?全国人大秘书局负责人傅文杰说:“去年的监督工作一个是紧紧围绕老百姓关心的一些大事开展监督,比如旅游法的执法检查,比如安全生产,老百姓关心的热点是什么,全国人大就搞哪方面的监督工作。还有一个就是围绕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来源开展监督,还有一方面就是围绕改革和发展过程当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

  作为代表人民行使监督权的全国人大,监督政府权力运行的意向重要的方式就是专题询问。去年,有一项专题询问曾经备受关注。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直是一项事关千家万户的大事,由于涉及部门多,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历史遗留问题等等原因,一直很难推进,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亲自主持专题询问,要求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应询。

  郑功成介绍:“由一位副总理带着若干位部长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委员们的提问,这好像是第一次,马凯副总理有回答,然后尹蔚民部长有回答,这个制度推不是没推进是在推进,推进过程中间有什么难点,今年要拿出全国统筹方案。”

  这一次由委员长主持,国务院副总理首次率领人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让每一位人大常委会委员都感到了政府接受权力监督的诚意,而且他们的回答也将接受社会的监督。

  去年,全国人大开展了涉及到国计民生的20多项的专题询问。专题询问,不仅回应了老百姓的关切,更进一步推动了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做好下一步工作。

  去年全国人大的监督工作让很多人大代表感受到了变化。全国人大在自身建设上的变化令代表更有感触。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孙开林可以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级别领导直接沟通,把农村的矛盾问题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

  通常,每次全国人大的会期只有10天左右,在闭会期间,人大代表虽然也有一定的渠道向常委会汇报基层的情况,但是,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去年,全国人大专门对此建章立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二局局长万其刚表示:“进一步完善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常委会委员直接联系全国人大代表的这样一项制度,使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直接联系全国人大代表这项工作,制度化,机制化,使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更加接地气,更能够充分反映基层的老百姓的意见。”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联系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直接联系87名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联系333名全国人大代表,通过走访、电话、信函等方式密切同代表的交流,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立法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虚心听取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继续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去年先后邀请300多名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首次邀请部分代表参与预算草案、计划草案初步审查。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保护人民享有权利。这一点,在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比如,张德江委员长在报告中用了很长一段文字专门谈到:要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立法,打好防治大气污染攻坚战,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这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待。焦点访谈百度贴吧的调查也显示:2015年大家最关心的立法,就是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立法水平和立法效率不断提高,这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胥立鑫

人物

  • 宋鱼水:保护知识产权的这颗心,永远在跳动
  • 乔蓓华:能帮助更多人 是我最大的满足
  • 陈志秀:法官是个在秤上称良心的职业
  • 张梅:法律或许是冰冷的,人心不是
  • 彭秋香:案子结了,她牵挂的那个女孩长大了
  • 1
  • 2
  • 3
  • 4
  • 5

注册

欢迎您成为中国法院网络电视台的忠实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