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的抗战歌声】《松花江上》:一曲家国血泪史
发布时间:2015-08-10 08:43:06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继续《嘹亮的抗战歌声》系列报道。歌曲《松花江上》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曾在抗战期间被万众传唱。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唤醒民族之魂,点燃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物产丰富的东北,曾让日本侵略者垂涎三尺。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在沈阳蓄意制造并发动侵华战争。不到半年,东三省沦陷,三千万东北军民被迫流亡。
1936年,在西安二中当老师的张寒晖走到东北难民中间,记录下他们对日军的罪行的控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写出了这首《松花江上》。
张寒晖带着学生走上街头唱这首歌,西安的爱国青年听了之后展开请愿抗战的游行。游行队伍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阻。人群中,有人高唱起《松花江上》,让张学良将军听后大为感动。
这首《松花江上》,迅速由西安唱到全国。当时在湖北宜昌的黎祥彩,从邻居家的一位客人口中,第一次听到这首歌。
1943年,黎祥彩在家乡宜昌参加了著名的石牌保卫战,整个石牌战役鏖战一个月,粉碎敌人攻打重庆的部署。战役中曾有大规模的白刃战,3个小时的时间里战场没有枪声,只有刺刀对刺刀的碰撞。
就在前些日子93岁的黎祥彩老人,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在他家门上,李老亲手写下的那副对联还在那里,“实话实说,泪述数百万将士血流甚有价;民富国强,喜见三十亿人民活着都是福”。
当年在沦陷的东北,《松花江上》的歌声也激励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战士,流血死拼。他们在战壕中唱起这首歌,甚至唤醒了部分伪军的家国情,掉转枪口打鬼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流浪的东北人民,终于回到故土。
责任编辑: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