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首页 今天是:2024-04-21 12:04:35
《焦点访谈》延安:不朽的传奇(二)
发布时间:2015-08-14 09:02:58
  • 分类:其他
  • 来源:央视网
  • 播放时长:15:12
  • 播放次数:1.3万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很快就站稳了脚跟,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陕甘宁这片土地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但是那时的陕甘宁和延安荒凉贫瘠、物资匮乏,而且还面临着国民党的军事及经济封锁,生活极其艰难。在重重困难之下共产党人在这块根据地上是如何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又是如何领导广大民众进行抗日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呢?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迁驻延安,同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从此延安成了全国抗日战争的政治指挥中心和敌后抗日的战略总后方。延安原本是国民党东北军驻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时东北军撤出延安,红军接防,但在接防之初红军却遭到了部分老百姓的冷遇。

在中共中央迁驻延安后的半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危急时刻,中共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摒弃前嫌,与国民党合作。经协议,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决心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推动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同时在加强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当时延安实行的是战时供给制,就是“有饭大家吃”,一般标准是“每人每天一斤多小米、一钱油、二钱盐”。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1937年曾经到访过延安,她惊讶于延安的新秩序,她说“中国共产党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原始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所梦想的公社生活,粮食、衣服和棉被一律由国家发给”。当时军民关系处得不错。

不过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严重的经济困难也曾一度影响到军民关系。延安革命纪念馆有这样一段记载。1941年6月3号,延安的边区政府小礼堂正在开会。突然一声巨响,雷电击穿会议室,劈死了一个县长。这次自然伤害事故的发生,到了有的老百姓嘴里却说这是天意。

为了搞清楚群众的怨气到底从哪儿来,1941年9月,调查小组到固临调查,固临距离延安城100多公里,经济水平中等。

调查组在固临蹲了两个月,他们了解到,志丹县不到两万人,生产粮食2200石,征收就要2500石,老百姓有怨言。

根据地的负担为什么会不断加重呢?原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尤其是1941年,由于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国民党的军事包围与经济封锁,再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根据地遭遇极端困难。为了保证前线的抗日和边区政府的正常运转,只能不断加大公粮的征缴。

同时,大批爱国青年从国民党统治区来到延安,边区脱产人员从1937年的14000人上升到1941年的73000人。生产的人少了,吃饭的人又多了,这样一来更导致农民的负担不断加重,部队本身的供给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固临调查》全面阐述了延安根据地农村的情况,并着重强调了农民负担问题,并在结尾中指出:“这些情形如不改变,则要进一步深入与加强我们的工作是不可能的。”

在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1942年根据地军民很快掀起了大生产运动的热潮。

其中,王震率领的八路军第359旅,开赴延安45公里之外的南泥湾进行军垦屯田,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经过三年的奋战,359旅在缺乏资金和生产工具的极端困难情况下,把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1942年到1944年,陕甘宁边区共开荒200万亩,根据地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但更重要的是群众中的怨气就消解了。

在大生产运动中,中共领导人们率先垂范,带头参加生产。毛泽东在杨家岭的河边开出了一块菜地,朱德纺的毛线质量很好,右臂有伤的周恩来成了纺线能手。领导人们的以身作则,给了边区军民巨大的鼓舞。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中共中央也在不断加强根据地的工业建设和经济建设。当时的边区市场繁荣,百货商店、书店、药店等一应俱全。金融财政也迅速进入正轨,到1944年完全消灭了财政赤字,创造了奇迹。此外为了方便抗日战略物资的运输,边区政府还修建了飞机场、公路、组织了运输队。这一切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中共中央在民主政权建设方面实行了创新。指的是人员构成由民主选举产生,其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1941年,依据“三三制”政权精神,整个边区都开展了基层民主选举运动,创造了丢豆豆、扎香洞、折纸条、画杠杠等多种选举方法,极具民间特色。

随着陕甘宁边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

一首首陕北民歌唱出了共产党、八路军和百姓的鱼水深情,也唱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秘密所在,那就是发动全民族抗战。当山河破碎之际,民族危亡关头,共产党人力换狂澜,让人们看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希望,革命胜利的曙光。那么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是怎样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为什么各界爱国人士又会争相投奔延安呢?我们在下集节目中接着为您讲述。

 

责任编辑:刘帆

人物

  • 宋鱼水:保护知识产权的这颗心,永远在跳动
  • 乔蓓华:能帮助更多人 是我最大的满足
  • 陈志秀:法官是个在秤上称良心的职业
  • 张梅:法律或许是冰冷的,人心不是
  • 彭秋香:案子结了,她牵挂的那个女孩长大了
  • 1
  • 2
  • 3
  • 4
  • 5

注册

欢迎您成为中国法院网络电视台的忠实会员!